控制权分配原理研究
控制权分配原理研究
摘要:控制权共享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共享并不是固定不变,也不是平均分配。利益相关主体控制权权重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资产重要性、超股权主义制度、信息不对称、影响力和制度真空。
关键词:控制权;资产重要性;信息不对称
控制权格局的演进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控制权权重的决定既是公司发展壮大的要求也是各主体逐利的结果。科技迅猛发展致使各要素效率提高的速度有快有慢,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各异,控制权重心必然在相关主体之间移动;另一方面,控制权与主体利益正相关,为追求更大利益就要扩大控制权,通过谈判、强权分割控制权。
一、控制权配置的历史演进
企业的演进经历了从古典企业、到现代企业进而到新经济企业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控制权随企业形态的变迁而演进,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控制权时期。古典企业中,包括业主制和合伙制,所有者一般亲自掌管企业经营决策,承担全部经营风险,获取全部收益。控制权表现为业主对自己财产的管理支配权,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体现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完全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占控制权到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一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时期。19世纪中叶以前,股东大会既代表所有权又拥有控制权,董事会仅是一般的执行机构。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公司规模的扩大、股份的分散、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依赖,股东大会已不可能继续参与具体经营活动,控制权向由董事组成的职业经理部门转移。到20世纪初形成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控制权结构,投资者与职业经理人分享公司控制权。后来,董事会效率的迟缓催生了“经理革命”,控制权向CEO集中,董事会日渐演变为监督机构。这样,控制权又从作为股东代表的董事会手中转移到实际控制董事会的经营管理者手中。
第三个阶段是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一部分控制权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全面分享控制权。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代表新经济发展潮流的风险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催生新的控制权模式。新经济企业以知识生产、创造和利用为特征,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代之而起的是管理层持股、技术人员持股、全员持股,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全面分享控制权。
二、影响控制权分配的几个因素
控制权全面分享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形态以及行使模式多种多样,这是由各主体在控制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各主体权重的分配、控制权结构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1. 股权结构
控制权是公司股权派生的一种权利,股权的分布状态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投资者参与决策和利益分配均以自身所持股份为基础,股份不仅承载了投资者的权利,也是设定投资者与公司、其他投资者之间法律关系的砝码。按照每一股份行使一个表决权的公平规则,平行分配决策权的结果就是谁持有公司的多数股份,谁就拥有控制公司的权利。持有优势股权是股东实现控制权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保证。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应不同的控制权分配模式。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大股东手中,管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大股东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行使控制权:“用手投票”方式和“用脚投票”方式。发达国家盛行金字塔模式,金融寡头往往通过控制董事和经营者人选从而控制公司,用较少资金控制众多公司。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股东各自所持有的股份较少,管理层实际上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即所谓的非所有者控制。此种情况下,控制权主要掌握在经理人手中,股东因为持股少、决策成本大,选择“搭便车”。控制权可以通过控股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表决权争夺来实现。此时表决权仍建立在股权基础上,不过和受益权发生了分离,委托给另一方代为投票而已。
2. 资产重要性
控股可以带来控制权,但不是必然带来控制权。Rajan和Zingales指出实物资产所有权不是企业权力的唯一源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控制甚至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利的一个来源,而其中的“关键性资源”可以是非人力资本,也可以是人力资本,比如天才一、创意等。Zingales又进一步指出,组织盈余是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技术条件或市场差异决定关键性资源的种类及变化,得出企业控制权取决于各种关键性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价值的结论。
控制权的配置不单纯由资产的数量比例决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资产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影响控制权的分配。资产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第一,稀缺性。公司利益相关者各方资产稀缺性存在不对称,稀缺性资产的所有者较易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资产稀缺性强的一方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资产价值蕴涵的信息不易为对方所掌握,在多方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易获得控制权。资产稀缺性弱的一方不易获得控制权。当双方资产稀缺性程度相当,则双方竞争地位和信息透明度相当,则共享控制权。第二,资产的依赖性。依赖性越强,离开相关资产价值下降越大,越不易独立存在,获得控制权的可能性越小;相反,则容易获得控制权。第三,专用性。专用性投资要冒“套牢”风险,如不能配置控制权则专用性投资不会发生。如果所有的资产具有同等的专用性,控制权应在其所有者之间分享。如果资产专用性不对称,控制权应由专用性程度高的所有者掌握。
3. 超股权主义制度
从产权角度看,控制权应归股东大会所有,但股东大会仅代表出资方,企业经营要依赖多种环境因素,控制权的实际配置要复杂的多。除了上述股权结构及资产重要性以外,还有超股权主义制度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背景,反映在政府不同的主导方向上,不同地区的公司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控制权结构。如欧盟通行共同参与制,该制度赋予公司职工一定控制权,但是职工并非因为拥有公司股份而行使用权控制权。这是由于政府强制力的背景支持和其与控制权发展趋势的一致性而产生的变异。在美国,因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爆发公司财务丑闻,引发控制权结构变革,建立了独立董事规则。独立董事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对于预防公司内部控制人渔肉公司和股东利益,维护小股东和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司运营状态的恶化也会引起控制权分布的变化,而控制权重的变化也超出了股权主义范围。在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到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债权人利益受到威胁时,控制权重心会从所有者和管理者转向债权人。控制权主体通常是由法院指定的债权人或债权人、管理者、股东、员工的某种形式的组合。资源运作主要是对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偿付借款、机构再造或兼并重组,保持公司继续经营。
4. 信息不对称
信息在控制权分配中是一个重要变量。它通常是不充分的、不完备的,而且是有成本的,其分布还是不对称的。Aghion和Tirole论证了信息在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控制权分配中的作用,股东虽然拥有名义控制权,但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使得股东愿意听从代理人的建议,因此,代理人掌握着实际控制权。
在信息获取方面,代理人处于一种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委托人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经理可以凭借其拥有的权力获取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能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他们渴望扩大手中的控制权,比如通过对融资结构的选择或者权力结构――董事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安排来增强对企业的控制。中小股东获取公司内部信息成本很大,他们宁愿放弃掌握控制权的机会而选择“搭便车”。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控制权向信息优势一方集中。
5. 影响力和制度真空
有时不是公司股东,或不拥有表决权,也外在于公司,但由于其特定身份,同样可以对公司施加影响力。伯利和米恩斯就发现银行对公司具有影响力。“有时,控制权的行使并不是通过对董事会的选举,而是通过对经营者下达命令来实现,正如银行可以决定欠其巨额债务公司的政策一样。”大客户、大供应商或债权人,可以利用实际影响力将代表安插到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分享控制权。
制度真空。无论制度规定的如何详细,仍有无法达到的空间,制度死角的存在也影响控制权的配置。比如,在美国,总经理权重的增加就是与制度真空有关。最初,经理与董事兼任,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成员,董事们需要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而不能履行监督职责。后来,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因为总经理能影响独立董事的选任,也未起到监督作用。现在,证券监管机关又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和行为规则以及确立董事、经理的忠诚义务、勤勉义务等来限制总经理的权重。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制度的不足也影响控制权的分配。如股东大会通知时间太短、股东议案难于提交、董事会议太少、董事会议议程由经营层控制、董事提名程序不规范等,都导致股东控制权权重的降低。
三、结论
从公司契约缔造开始,公司控制权配置就处于动态变化中,或因股权,它是控制权配置的根本,是控制权的本源;或因资产重要性,它是公司追求效率的结果,是公司得以持续经营的保证;或因超股权制度,它由政府的主导,是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或因信息不对称,它是控制权行使的结果,又强化了原有控制权分配的格局;或因影响力,它是经济强权的体现,是经济生态系统的反映。
控制权为利益相关者共享,在各个主体之间呈现此消彼涨。一般情况下,大股东和管理层权重最大,控制权绝大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管理骨干、技术工人、债权人、垄断型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权重小,只在少数情况下能决定公司决策,政府只在极端情况下支配公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