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摘要:在某些领域内,心理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学具有共同的研究兴趣,视觉知觉便是其中之一。许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想确定,在知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作为设计师,对此也同样感兴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给别人看的。本文介绍格式塔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法则以及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格式塔视觉传达结构整体构图
格式塔视觉理论起源于简单的观察。1910年夏天,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威尔特海默(Max weftheimer)在一次乘火车旅行的途中,看到窗外连续的景物获得的灵感。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这些理论和研究述及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一、格式塔心理学有以下基本观点
(一)首先,格式塔研究的出发点是“完形”,完形有三个特点
第一,整体性。它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组织。认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综合,并不是由若干元素所组合而成的。反之,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第二,完形,在其大小、方位等发生改变的时候,仍然保持整体性和功能不变,具有变调性。第三,完形是客体经过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是客观的刺激物在主体知觉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式样。总之,人们在观看的时候,物体内在的物理结构使人通过视觉形成了一种和谐一体的心理结构。即“异质同构”。
(二)其次,格式塔是一个力的结构
有中心,有边缘,有重心,有倾向,有主次,有虚实,有对比,完形自发组织地追求着一种平衡,力的蕴涵、运动都围绕着平衡进行。这种平衡,是力的平衡、动态的平衡。
二、格式塔整体论的基本法则
(一)相似性法则
相似性法则是说,大脑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最简单和最稳定的形式作为关注点。这个法则强调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形状的重要性。
(二)接近性法则
接近性法则是说距离近的物体比距离远的物体更容易被大脑联系在一起。两个相似的图形距离比较近,离它们比较远有另外一个图形,前两者的相关性就比它们和第三个图形的相关性更强。
(三)连续性法则
连续性法则以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提出的另外一个原则为依据,即大脑不倾向于选择直线运动中出现的突然或不同寻常的变化。
换言之,大脑寻求尽可能流畅完整的直线。这个直线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画面中的直线,也可以指几个物体(罔形)排列成的直线。大脑能把属于一条连续直线的物体和不属于这条直线的物体分离开来。
(四)公共目标法则
公共目标法则是指画面元素的目标方向一致。观众会在头脑中把5只射向天空的箭或5只伸向天空的手划分为一组,因为它们指向共同的方向。如果有一支箭或一只手伸向相反方向,将会使画面产生一种紧张感,因为观众不会把它视为向上群落中的部分。
三、格式塔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构图中的应用形式
(一)删除
删除就是从构图形象中排除不重要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必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在实际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留意在设计中是否添加了任何与你预期的表达相抵触的多余的东西。如果有,则应排除,以改进你设计上的视觉表达的格式塔。通过研究一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我们注意到,任何有效的,吸引人的视觉表达,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形象。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在视觉表现上都是很简洁的。
(二)贴近
当各个视觉单元一个挨着一个,彼此靠得很近的时候,可以用“贴近”这个术语来描绘这种状态,通常也把这种状态看作归类。以贴近而进行视觉归类的各种方法都是直截了当的,并且易于施行。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贴近手法创造出完美的格式塔。这是因为由贴近而产生近缘关系,运用近缘关系无论对少量的相同视觉单元还是大量不同的视觉单元进行归类都同样容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内容,也经常采用近缘关系的方法来进行视觉归类。最简单的例子:在处理不同内容的图片和与之相关的说明文字时,只要将每一幅图片相应的文字段落与之贴近,在此不同的图文组合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无须指引符号,观者也不会搞错各个图片和文字段落之间的关系。
(三)结合
在构图中,结合就是指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联合在一起,无法分开。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比如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异形同构: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结合在一起,在视觉表达上自然而然地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
(四)接触
接触是指单独的视觉单元无限贴近,以至于它们彼此粘连。这样在视觉上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统一的整体。接触的形体有可能丧失原先单独的个性,变得性格模糊。就如在图案设计中相互接触的不同形状的单元形在视觉感受上是如此相近,完全融为一体。
(五)重合
重合是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所有的视觉单元在色调或纹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那么,区分已被联结的原来各个视觉单元就越容易;相反,如果所有的视觉单元在色调或纹理等方面都是一样的,那么,原来各个视觉单元的轮廓线就会消失,从而形成一个单一的重合的形状。重合,能创造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统一感和秩序性。重合各个不同视觉形象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这些视觉形象的总体外形具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轮廓,那么这样的重合成功了。
四、结语
格式塔视觉理论的特点在于它关注构成图画内容的诸多个别形式。任何对对完整画面形象的分析都基于对这些自然形式的研究。色彩、形式、纵深、位移……这些都是大脑注意的视觉形象的基本特征。格式塔理论能够指导视觉传播者如何这些基本元素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也能够启发设计师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元素上。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知道两点,一是观者会看到什么;二是他们心里想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