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与管乐间的相通性原理
试论声乐与管乐间的相通性原理
内容摘要:一些声乐教育家认为吹管乐(文中以西洋木管乐器中的簧管乐器为例)会影响声乐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管乐与声乐之间只能二选一,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声乐与管乐这二者并不相互矛盾,只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助互利的。
关键词:声乐 管乐 呼吸 相通性
研究表明,人类最早的乐器是嗓子,这说明声乐的历史远远早于管乐。很多人误认为声乐和管乐是互相排斥的,认为学声乐的同时吹管乐对嗓子有所损害。笔者认为,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会发现管乐与声乐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都是可以相互借鉴且相通的。
一、声乐与管乐发声原理的一致性
1.发声振动原理的相通性
西洋管乐分为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又称唇管乐),木管乐器中又分为边棱音乐器(如长笛)和簧管乐器(如黑管、萨克斯等)。簧管乐器的振动以簧片的振动作为发声的来源,即在簧管乐器中把簧片比作声带;而歌唱是把声带的振动作为发声来源,这说明管乐发声的原理是根据声带发声的原理产生的。簧管乐器是依靠簧片的振动而产生音源,在发声时属于拍打式振动。当吹奏低音区时,簧片的振动面积较大,吹奏高音时,簧片是小面积的振动,簧片张度和劲度的变化是它的特点。从这点来看,发声时声带的振动也是如此。在低声区时,声带拉长,振动的频率就低,发出的声音也就低;在高声区中,声带缩短,振动频率高,发出的音也就高。正因如此,管乐和声乐发声时振动的方式及规律都有着同一性。
2.共鸣腔(管)的相通性
在演唱(奏)中会发现,共鸣腔(管)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变化。管乐和声乐在实践中都是遵循这一原则的。由于管乐器有高、中、低各调的乐器,声乐中也有男女声的高、中、低之分,那么在演唱(奏)时,每个人对共鸣的长短位置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共鸣腔(管)长短的变化规律只是相对而言的。当演唱(奏)的音是由低向高变化时,共鸣腔(管)是由长而逐渐缩短的。相反,演唱(奏)的音由高向低变化时,共鸣腔(管)是由短而逐渐伸长的。从基本规律来看,管乐与声乐也是完全相同。
既然肯定了声乐与管乐发声原理的一致性,下面再探讨一下它们在实践操作中的一些相通性原理。
二、演唱(奏)时形体姿势的相通性
1.站立式的演唱(奏)姿势
演唱(奏)时,根据姿势和环境不同,可分为站立式与坐立式。声乐(管乐)的演唱(奏)一般都是站立式。那么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怎样呢?
意大利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说过:“歌唱时非常自然地挺起胸膛,于是呼吸就得到了解决。”顾名思义,首先身体要自然站直,保持自然放松,才能更好地表演。但是它又必须是积极的,要挺胸膛,收小腹。感觉上腹到上颌形成一条通透的管道,使气流畅通流动。在演唱(奏)时,首先应双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与两肩同宽,左脚可以稍向前,脚尖着力,颈部不能僵硬,不能耸肩,呈放松状态。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畅通。
一些初学者,不管是学声乐还是管乐的人,一开始都或多或少有些不正确姿势,如耸肩、下巴僵硬等,这都会造成呼吸紧、气息浅,也容易产生疲劳等现象。而双脚之间重心不稳定、不明确,会导致呼吸没有支撑点。吹管乐时,乐器位置摆放过高或过低,或歌唱时伸脖子、压下巴等,都会导致喉头位置的不稳定,使演唱(奏)时整个管道都不能通透。在正确姿势的基础上,为了使舞台形象更美观,可以适度调整姿势。
2.坐立式的演唱(奏)姿势
坐立式演唱(奏)的姿势是建立在站立基础上的。一般情况下演唱时,坐立式较为罕见,除了少数歌剧中因剧情的需要要求演员坐着演唱。在管乐中,一般是管弦乐队或室内乐重奏等多人表演的形式会采用坐立式。
在坐立式演唱(奏)中,坐下后将整个身体靠在靠背上,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会造成气息的支撑点。但是,如果太过放松会造成身体各器官不能更好地协调与配合,身体的着力点、气息的支撑点、演唱(奏)者的心理和精神也都处于涣散的状态,无法集中,更谈不上有更好的表演。所以,在坐立式演唱(奏)中,一定要保持腰部以上的姿势同站立式的姿势一样,身体的支撑重心仍放在双脚上而不是臂部。腰部在相对松弛的情况下仍保持挺直,上胸要开,以便在呼吸时获得最大限度的肺活量。这样一来,演唱(奏)者就可以既能保证演唱质量又能兼顾舞台形象了。
三、声乐与管乐呼吸原理的相通性
呼吸,是演唱(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演唱(奏)时的动力,呼吸对发声的正确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有效地控制气息的流动性。《管乐呼吸法》曾说过,管乐的发声方法最早借鉴西方歌剧的方式形成,呼吸不论是在演奏还是演唱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呼吸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分为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采用胸腹式呼吸法是公认的一种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了胸腔、横膈膜及腹肌、腰肌等肌肉群体相互配合和控制。演唱(奏)都可以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唱歌时的声带就好比管乐器中的器乐,要想发声,必须要有气息力量的支撑,有正确的呼吸力量方能使得振动体(声带或簧片)发出声音。
1.吸气
吸气时,上半身应放松,处于自然状态,张开嘴吸气时,胸部两肋向外扩张,腰部、腹部要有饱满舒展的感觉(即横膈膜下降),整个腰围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有些学生在唱(奏)时气息拼命往下沉,一味地向下压横膈膜,使气息完全僵化,控制气息成了僵持、进气的状态,根本谈不上正确的吸气。为此,可采用“闻花香”式呼吸来训练,口鼻同时吸,这样既没有明显的动作杂音,气息也吸得深,使得整个腰围一圈都保持扩张状态。将此时的气息控制并保持在腰间系皮带处,然后慢慢均匀地呼出,在呼气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吸的状态,这样既可保持气息的深度,也能形成气息的对抗,使里外结合,对立统一。
2.呼气
正确的吸气动作完成后,紧跟的是呼气。正确的呼气方法是:腹部慢慢向内陷,横膈膜逐渐向上抬。胸部两肋逐渐收缩,向外排出空气,这种状态应该是有意识、有控制的,呼出的气体要长而有力,并且气流要集中,气压才能达到发音的标准。呼出的气流柱要均匀,切不可时粗时细、时强时弱,要求控制好腰肌和腹肌的力量,使气息慢慢且均匀地流出,把气息化为声音的动力。
卡萨雷说:“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我们应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能呼能吸的风箱,训练那种有意识的呼吸,不论出口大小如何,呼出的气息总是稳定而有力的。还可把这种稳定的呼气进行强弱自由的改变,以密切配合振动体发音的需要。在唱(奏)过程中,气息通畅顺利,唱(奏)时也能更持久。这就是要有“控制”的气息,这些都是演唱(奏)共同遵守的原则。
四、喉咙的使用在声乐与管乐中的相通性
1.喉咙位置的重要性
喉咙位置在唱(奏)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有人认为吹管乐会对声带造成影响,使得嗓音音色变得沙哑,其实不然。
在吹管乐时,为了能节省气息,使气息能吹得更长久,于是一些人把喉头紧锁,压住喉头,使腰肌、腹肌的力量不能自由灵活地控制气流。所以,只能在喉头上下功夫,把喉头的空间缩小,整个压力变大,咽腔阻塞,利用喉头压力的大小来控制气流量。喉头位置如果气息不通畅,吹奏出来的声音可想而知。
在歌唱时,喉头作为呼吸的阀门,当气流通过喉头,冲击共鸣腔时,才发出动听的音色。盲目地追求一种粗壮、明亮、结实的音色,产生出了压喉、吊喉等现象,从而形成一种假象的共鸣效果。
吸气时,气息自然地带动喉头向下移动,这时的向下移动是相对的,在一个自然带动喉头位置往下移的基础上小范围的移动都算是正确的位置。只有喉头位置通透了,在演唱(奏)中的各个机能才能更好地运转。
2.正确打开喉咙,使音色完美
在声乐学习中,听到最多的是“要打开喉咙”,目的是更加充分地调节共鸣,实际上就是平常所说的抬上颚。
歌唱时的口型就是管乐器的喇叭口,为了能从喇叭口发出圆润、饱满的声音,抬上颚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吸气时,正确打开喉咙位置,应该是“半打哈欠”的状态,鼻腔呈开放状态,舌松软平放,上颚自然抬起,使得舌根和后咽壁距离形成一个拱形空间。咽腔随着打哈欠的动作拉开了上下的距离,扩大了共鸣腔体的空间容积和体积,使得声音的共鸣通道宽敞而又通畅,给声音和气息的流通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歌唱中,口腔中的上颚是向上提的,并保持吸气的状态,但这种打开喉咙的状态不能太过,否则会引起上下颚僵硬、喉头受挤压。如果单纯地只靠气息的支撑和正确的位置而没有抬上颚,是不够的。当气息通过喉头时,没有一个好的共鸣空间,那么发出的声音也是发扁、无穿透力的。只有把气息、喉头位置、抬上颚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发出的声音才结实、有力、饱满。
总之,对声乐与管乐间发声的原理以及演唱(奏)姿势、呼吸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声乐与管乐二者之间是有相通性的。
(注:本文所属课题为广东肇庆学院2010年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
参考文献:
[1]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陈建华.管乐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弗朗西斯科・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