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原理的定义和背景及例子
反弹原理
反弹原理的定义和背景
反弹原理是一种心理效应,也被称为后抑制反弹效应、白熊效应或白象效应。这一概念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魏格纳通过实验发现,当我们试图忘记某件事情时,这件事情反而会更容易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弹效应”。
心理层面的反弹原理
在心理层面,反弹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努力去忘记某件事情时,这件事情反而会更容易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例如,如果你试图不去想一只白熊,你反而会更多地想到白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有一种反弹机制,当我们试图抑制某种想法时,这种想法反而会变得更加突出和难以忽视。
体重反弹的原理
在体重管理方面,反弹原理指的是体重在减重后容易重新增加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当体重减轻时,身体会认为可能遭遇了饥荒,因此会试图通过增加体重来保护自己。这种保护机制使得体重在减重后容易反弹。例如,有些人通过极端饮食或运动减肥后,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迅速反弹。
游戏机制中的反弹原理
在游戏机制中,反弹原理指的是通过中断对方的预判来破坏他们的行动姿态。例如,在游戏中使用弹反技能时,可以在对方攻击的瞬间中断其动作,使其行动失败。这种机制利用了人类行为的预测性和反应时间,通过打断对方的预判来获得优势。
反弹原理的例子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思忖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则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佛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下。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又反弹到了500元! 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
善哉,善哉……
点评:《反弹原理》叙述的是一个绝妙的小故事。一尊原价是5000元的佛像,最终仅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且卖主还“高兴得不得了”,这种情况(在股市中常见)竟发生在卖主并未陷于贫病交迫而难以度日之时,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结局,在作者的巧妙构思下,被演绎得合情合理,生动形象,余韵很浓。作品虽只有六七百字,但其内涵却丰富。佛(充满智慧者的象征)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深刻了解人性的弱点:人的自信心被毁,人就变得软弱可欺,不堪一击。而人的自信心大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佛依次派弟子下山与老板侃价,其目的正是为了摧毁老板的自信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作为“好利”的老板怎能不忧心忡忡呢?古语云,无欲则刚。欲望太强的人,必然瞻前顾后,必然患得患失,必然胆小易败。
内心软弱,被人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说,是佛战胜了老板,窃以为,倒不如说,是老板自己打败了自己!
当然,故事还告诉我们,世上的财物在智慧面前都是卑贱的。智慧是无价的,它既能点石成金,也能将黄金化为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