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关键
浅谈学校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关键
学校管理方法多种多样,育人形式灵活多变,培养的人才素质较高,社会效益较好。而有的学校则因为管理方法单调,育人形式死板,导致培养的人才素质较低,产生的社会效益较差。当然这可能有管理原理运用不当或管理形式、管理方法使用不当等因素。在众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式中,我认为以人为本原理更适宜于学校管理。因为,学校管理实际上就是人的管理。那么,在学校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关键是什么呢?根据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识。
(1)主体意识。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并诚心诚意地依靠教职工。这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教职工是实现办学目标的主力军,教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主要因素。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尊重与依靠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不可偏废。如果管理者不是真心实意地尊重教职工,教职工就不会给管理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依靠;假若管理者不是诚心诚意地依靠教职工,那他们也就不会真心实意地尊重管理者。当然,被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并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另外,诚心诚意地依靠教职工必须由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民主管理学校等。对此,教职工代表大会制不失为一种真实而有效的形式。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结和改善这一制度,使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
(2)发展意识。管理是为了发展,这是实施管理的核心。这里说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事业的发展――教育管理,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等日益提高,学校声誉如日中天;二是教职工队伍,特别是教师队伍的发展――教职工学识水平、科研与创造能力,教书育人技能等不断提高和加强,骨干教师数量倍增。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所谓事业发展依靠人,人的发展是关键。然而,人的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当前,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因此,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水平素质,就必然成为管理者管理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因素。
(3)服务意识。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管理的根本目的。这里所讲的为人民服务系指管理者为教职工服务,教职工为学生服务。确立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是贯彻“以为为本”思想,建立新型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需要。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同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以管理对象和教育对象为本,以发展其个性和终身学习需要为出发点,让教职工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发工作、努力创造,积极学习,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里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所有这些,都必须以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前提,为思想基础方能实现。现代教育需要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构筑领导与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研究探讨的成立平台。要改变领导高高在上,教职工居高临下的局面,拒绝师道尊严,同样必须以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工作思想基础。确立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既有利于干群关系,师生双方的关系及其心理健康,更有利于教职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一旦管理者确立了为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确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都能正确地处理好奉献事业与自我发展、工作任务与家庭事务,苦与乐等关系。这不但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利用于促进教职工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才。倘若我们管理者和教职工真正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那么大家就能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视事业为生命,就都能主动自觉地投身于教育改革,钻研创造,那就必将获得较大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