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网络结构――体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原理
五行网络结构――体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原理
摘要:“五行网络结构”是一个虚性思维模型,是一个超形态的功能性、关系性模型,是动态性、相对性、互换性模型,是理想化的整体性、模糊性模型,它既是思维模式,又是时空结构;既是概括抽象,又是万物实体;既是万化之象,又是一元之气。笔者认为“五行网络感应”是以气为中介实现的。
关键词:五行网络;气;感应原理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23-03
五行学说除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脏的五行属性外,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接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形成五行网络结构。如以肝为例:“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这样就把自然界的东方、春季、青色、风气、酸味等,通过五行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联系起来,构筑了联系人体内外的肝木系统。在同一个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因果链环更为复杂,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构成了一种网络结构――“五行网络结构”。五行网络结构包括:肝木系统、心火系统、脾土系统、肺金系统、肾水系统。
1五行网络结构
中医是从人与自然和社会相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病理变化、疾病的防治和康复的宏观医学。它区别于其他医学的主要特征在于有一个基于对应性的联系网络和一个基于同一性和对立性的治则治法系统。中医将五脏视为人体的核心,根据五脏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将人体分为5个系统,并按照五脏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其纳入五行的框架,与此同时,根据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将自然界许多事物也纳入五行的框架,从而形成一个以五行为中介的天、地、人纵向联系网络。这样一来,五脏之间及其与身体其他部分和大自然之间的横向联系就形成“五行网络结构”。
可以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照五行属性把天、地、人3方面的东西进行归类,从而形成五行网络结构,下面就根据《黄帝内经》按照五行属性归类的部分辞材,条例如下,见表1~表3。
这样,人体五行以五藏为本,并与天地五行同步共振。形成一个“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五行网络结构,这个人体网络结构的绝妙之处在于,通过五行八纲原理,从表象中反映本质,以“人部方面”为例,构筑模型如下,见图1。
宋代医家李东垣《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云:“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藏……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脾主中央,又应四维,玄之地,皇极之理,所谓“得乎环中,以应无穷”,“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些理念皆本于河图数理。《类经图翼•卷一•运气(上)•五行生成数解》说:五行之理,原出自然,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圣人察河图而推定之。其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夫五行各具形质,而惟水火最为轻清,乃为造化之初。故天以一奇生水,地以二偶生火。若以物理论之,亦必水火为先,以小验大,以今验古,可知之矣。如草木未实,胎卵未生,莫不先由于水,而后成形,是水。为万物之先,故水数一。化生已兆,必分阴阳,既有天一之阳水,必有地二之阴火,故火次之,其数则二。阴阳既合,必有发生,水气生木,故木次之,其数则三。既有发生,必有收杀,燥气生金,故金次之,其数则四。至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似乎土生最后;而戴廷槐曰:有地即有土矣。若土生在后,则天三之木,地四之金,将何所附?且水火木金,无不赖土,土岂后生者哉?然土之所以言五与十者,盖以五为全数之中,十为成数之极。中者言土之不偏而总统乎四方,极者言物之归宿而包藏乎万有,皆非所以言后也。再以方位阴阳之理合之亦然。如水王于子,子者阳生之初,一者阳起之数,故水曰一。火王于午,午者阴生之初,二者阴起之数,故火曰二。木王东方,东者阳也,三者奇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王西方,西者阴也,四者偶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王中宫而统乎四维,五为数中,故土曰五。此五行生数之祖,先有生数而后有成数,乃成一阴一阳生成之道,此天地自然之理也。虽河图列五行之次序,而实以分五行之阴阳,阴阳既有次序,气数必有盛衰,如六元正纪大论云寒化一、寒化六、灾一宫、灾三宫之类,皆由此数而定。岐伯日: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谓如甲丙戊庚壬五太之年为太过,其数应于成;乙丁己辛癸五少之年为不及,其数应于生二惟土之常以生数者,盖五为数之中,土居位之中,而兼乎四方之气,故土数常应于中也。虽易系有天十成之之谓,而三部九候论曰: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此所以土不待十而后成也。先圣察生成之数以求运气者,盖欲因数以占夫气化之盛衰,而示人以法阴阳、和术数、先岁气、合天和也。其所以关于生道者非浅,观者其毋忽之。
从上可知,五行学说既是思维观,又是方法论;既是思维模式,又是时空结构;既是概括抽象,又是万物实体;既是万化之象,又是一元之气。事物经过这种属性归类,便形成了“五形网络结构”。以此来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及其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构建五行网络结构,主要通过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那么,是什么把“五形网络结构"的五大系统联系在一起呢?同一系统中又是什么将“天部一地部一人部”三位联系在一起的呢?笔者认为“五形网络结构”是以“气”中介感应从而联系在一起。
3五行网络结构以“气”为中介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是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的运行规律是五行相生相克。相生即促进,有利于其发展、生长之意;相克即抑制、阻碍其发展生长之意。具体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如《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周敦颐认为阴阳二气产生五行,“五气顺布”,“各一其性”等思想,揭示“五形网络结构”是以“气”中介来阐释其相互关系。气不但具有物质属性,而且还具有功能属性。应当明确的是,说气具有功能动力的内涵,并不是说,在客观上,气物质具有运动的能力,功能含蕴物质之中;而是说,“气”本身同时就是标示功能动力的概念。气并不是单纯往来流动的精微物质,而是携带着、体现着规定性、秩序性的载体,所以古人对气的概念的应用,很多地方有“信息”的意义,它们与一般的运动变化却有所不同。这不同正是它们具有明显的信息传递、信息加工和信息反馈一类的特点。“五形网络结构”的五大系统的事物能经过属性归类,体现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及其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主要就是依靠“气”是信息载体这一功能,正像西晋葛洪所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抱朴子内篇•至理》)人体内部的整体联系以及人体与宇宙的联系,就是通过气来实现的。
“五形网络结构”同类之间何以相从呢?《易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从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庄子•渔父》说:“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由此可知,“五形网络结构”体现了以“气”中介的感应原理。即生命万物只有在阳五行与阴五行地相互感应下,才会产生“生长化收藏”或“生存壮老已”生命发生与变化的五行基本程序。明•张景岳对“五形网络感应”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说明,他在《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在天地形成之后,风热湿燥寒阳五行便是天阳之质,木火土金阴五行之气便是地阴之质,所以说“五行即阴阳之质”。天阳实质上是风热湿燥寒阳五行之气,地‘阴实质上是木火土金水阴五行之气,所以说“阴阳即五行之气”。非风热湿燥寒阳五行之质则天阳不立,因为天是由五气所组成;非木火土金水明五行之质则地阴不立,因为地是由五形所组成;非木火土金水明五行之质则地阴不立,因为地是由五形所组成,所以说:“气非质不立"。由于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推动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源,所以只是天地阴阳二气的感应才会推动风热湿燥寒阳五行和木火金水阴五行的生克制化运动,所以说:“质非气不行“。这就是“五行网络感应”。
感应原理认为事物是以气为中介而相互关联的,其基本规则就是同类相感。 《易传》最早提出气的感应观念。《易传•感卦》提出“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应而万物化生……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而《易传•系辞上》则给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概括。这些都是感应原理的最初表达形式。王充提出了自然感应原理,认为气是感应的一种力,感应应有主有从。《本草衍义》应用“五形网络感应原理”来解释磁偏角这种现象,认为磁针常常偏向罗盘之丙位是由于丙属火而辛属金,金属针本应偏向辛位,但丙火克金从而产生偏差。18世纪的范宜宾在其《罗经精解》中,按照伏羲卦的阳趋左而阴趋右之说,提出了南方有随阳上升的影响而使其偏左,而北方有随阴下降的影响使其偏右的观点,这也是“五形网络感应原理”的一种应用。
“五形网络结构”固然在解说生命、宇宙方面有合理的内涵,然而一切模型都含有非理性的因素。作为古代的一种思维模型,在认识宇宙生命时,往往有很多非理性的、机械的照搬和推想,从而与原型产生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五形网络感应原理”从本质上说,只是古人认识宇宙生命非线性现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模型,但其中还有一些主观臆测的因素,还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因为一切模型都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流动、变化、更新之中。由于生命世界的高度复杂性,仅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模型往往不能详尽地、精确地反映原型的结构、属性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
[2]王玲,魏玮.五行学说拓扑学原理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03(3):32.
[3]学秉义.周易与中医[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211-224.
[4]靳士英.新编中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83.
[5]刘道清,周一谋.中医名言大辞典[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12:342.
[6]杨力.周易与中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222-1223.
[7]韩鹏杰.周易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1921-1932
[8]张其成.“气―阴阳―五行”模型的复杂性再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3,5:279.
[9]贾耿.河图与阴阳五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0-22.